“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洛阳作为全球客家人的根亲祖地和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的出发地,正高标准筹备2024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
洛阳市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等组织编印的《客研周记》,集客家文化、周历记事、艺术鉴赏、研学线路等为一体,它为“寻美客家”而生,送上家人们最美好的祝福,也满载对客家亲人们的期待——归来洛阳。
现将《2024客研周记》收录的艺术作品和客家词条、研学实践基地等,分组编辑推送,敬请关注!
李进学书《天下客家根在河洛》
研学基地推荐
汉魏故城
汉魏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客家先民在历史上先后多次大规模迁徙,而其中第一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影响最深远的出发地便是西晋末期的汉魏洛阳故城。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代,常年的战乱使这片土地生灵涂炭,以这里为中心,无数客家先民出发奔向南方,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的浪潮。
客家之源纪念馆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是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该馆以“天下客家、根在河洛”为主题,以“原乡”“离乡”“他乡”“望乡”“归乡”五个主题展厅为脉络,将故事线与情感线体现在整个展览线路中,讲述了一段段跨越千年、感人至深的客家故事。
客家之源纪念馆旨在积极传播、展示积淀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以及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促进客家文化交流,助推洛阳“客家祖根地”品牌建设。
定鼎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隋唐洛阳城的郭城正南门和街区遗址。主要遗存包括定鼎门门址、城墙遗址、天街遗址、里坊遗址、水系遗址等,是东方农耕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性遗存,2014年正式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研学课程有《走进定鼎门,图识隋唐洛阳城》、《什么是里坊》、《洛阳铲体验和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辅展以东周王城概况、王陵考古的新发现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
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直接印证了古文献"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记载的正确性,对研究东周时期的乘舆制度、丧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区的确认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并在研究周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整个历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包括应天门、明堂天堂和九洲池景区,是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项目和重点工程。基地目前已开设大遗址观赏学习、大遗址探索类、明堂武皇造字、伟大的建筑、习茶懂礼、神都生活攻略、寻访紫微宫、大唐奇遇记,共8大系列,26节课程。其中,寻访紫微宫系列之《推开应天门回望大唐之国》获2020年研学精品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