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
(七)
长河侧畔秋葵立,天地精华一览收。
为报君国兴社稷,朝开暮落也风流。
花是大自然的精华,是美的化身,是天地间钟灵毓秀的尤物。中国人对花卉有特殊的情结,自春秋时期就有百花传说广为流传,而百花传说中十二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简单来说,十二花神就是农历中十二个月份对应的代表花卉,通过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渲染,从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同时节的花,有着不同的品格,或淡雅,或浓艳,或炽热,或清丽。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的玉容笑貌,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缤纷着大地,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十二花神之七月花神的代表人物及其传说。
男花神
七月莲花神:周敦颐
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莲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女花神
七月秋海棠花神:秦若兰
有诗赞曰:一夜因缘未忍抛,漫将恩爱比鸾胶。秦蛾唱出风流调,难解词人万古嘲。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蜀葵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是宫廷乐师,他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李延年曾为李夫人写了一首动人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夫人在自己病重时,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宗室得以继享安泰富贵。由于李夫人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人们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也有一种说法是李夫人平时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后人称为七月玉簪花花神李夫人。
《清平调词三首·七月蜀葵》
其一:
巴山摩天云雾间,蜀水碧绿荡如绢,
沃野千里田肥美,处处红绡生紫烟。
其二:
巴山绵延猿猴悬,蜀水纵横放舟船,
金池汤城民殷富,处处红绡笼紫烟。
其三:
巴山峰丛溶洞宽,蜀水归流泰和缠,
天府之国甲天下,处处红绡带紫烟。
蜀葵花于6月间麦子成熟时开花,故也叫“大麦熟”。蜀葵是一种两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曰“蜀葵”,现我国广有分布。蜀葵花极高大,达数丈,花色多为红色,所以有人也管它叫“一丈红”,常栽植于庭院中。
诗词:
《古风·蜀葵》
扬眉
一丈红绡不依藤,众香国里蜀客萌,
花姿艳丽单重瓣,色彩丰富露汁浓;
面色憔悴君莫见,留取娇容念一生,
绿篱抚墙汉宫里,烛影翩跹帷帐逢。
鲜花似人,各显风雅;人生在世,自有品格。莲花是夏天一抹清凉的色彩,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清香远溢,深受人们喜爱。而“蜀葵如锦绣,日暖花争艳。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露倾金盏小,风引道冠欹。”花开花落,仿佛只在瞬息之间;四季轮转,又是一个春秋。
赏花,在于悦其姿色而悟其神,七月花神传说众多,但蜀葵花和其代表人物李夫人的说词较盛。今天小编给大家奉上几幅精美的花卉国画,斗方的尺寸比较适合家庭、书房、餐厅、茶室、办公室等场所,跟随小编一起遨游在每一种花的独特气韵和芳华中,在轻柔的笙、笛中、在清雅的古筝与柔细的高胡中,谱写着动人的旋律,娓娓诉说每一个扣人心弦的古老传说吧!
责任编辑:YY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