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4-05-25 至 2014-06-15
展览城市:河南 - 洛阳
展览场馆:白马寺释源美术馆
展览作品:浏览作品 (19 幅)
主办单位:
中共洛阳市委统战部,洛阳市宗教局,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洛阳市青年联合会,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
承办单位:
白马寺释源美术馆,洛阳丰华玫瑰有限公司,洛阳金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洛阳圣阳实业有限公司,洛阳树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书法精英年轻化是当今书坛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80后书家在书法上的不俗表现,无可争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年轻书家思维敏捷、眼光独到,在新时期书法发展的丰富经验上,以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领悟力,迅速地打开了通往书法真谛的大门。
陈花容和梁吉超无疑是80后书法精英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他们在书法之路上孜孜以求、浸淫进取,不仅能做到深挖传统,与古对话,精研经典,静心修为,并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地、全面地审视着传统,客观地剖析自我。对于年轻书家来说,这种精神无疑是宝贵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能涤荡胸襟,澄怀味象,从“道”的角度来理解书法,把书法上升至“道”的高度来进行修为。
在2009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书坛佳话之后,陈花容似乎淡出了公众的视线,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很少有他的消息,看似沉寂的背后实际上凝聚了这位年轻书家的冷静思考和艰辛付出。陈花容是位谦虚低调之人,性格温和而淳厚,这使得他能以更加谦卑的姿态来审视自己的艺术和人生。实际上,他的这种沉寂和低调,更是在积蓄力量,储备能量,让自己更加厚重起来。几年来的磨练,已经使他的书法风格逐渐趋于成熟:行草书醇厚中不乏灵动,隶书古拙中寓于凌厉,小楷典雅而又古朴。
同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梁吉超和陈花容在为人和为艺上也有着某种相通之处。也正是这种“相通”,才促就了两位的联袂展出。梁吉超的行草书以二王和米芾为根基,写得有才情、有功夫。多年的锤炼,已经使他有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而这背后凝聚的却是这位年轻书家的勤奋和过人的心力。隶书稳健不失率意,古朴而又空灵,古意与新意间得其自我。其楷书下至唐碑诸家,上至魏晋佳构,皆有研习,又以隋碑意出,舒卷自如、开张跌宕。
他们在书法上的研修也表现出了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为书法,为艺术,为文化。诚如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书法通于佛法,二者皆需抛除杂念,静心修为,以一颗清静之心去参得“道”之真谛。二位的联展之所以选在白马寺这个佛门净地,想必与他们对待书法的初衷是一致的。
陈花容简历
陈花容,男,1983年出生,河南新安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政协常委,洛阳市青联常委,洛阳市人大书画院副院长。
近年来,作品曾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书法新人展、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二届隶书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兰亭群星荟中原书法精品展、兰亭群星荟金陵书法精品展、第六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中青组一等奖等。2009年11月,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一名。同年,被提名为2009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以及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人选。2010年5月,先后受到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省书协、省文联、省委宣传部专题表彰。2010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大会通令嘉奖,并获得首届河南省“政府文艺奖”。2012年9月,荣获第九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2013年11月,顺利通过正高级职称评审——“国家一级美术师”。2014年3月,作为中国书协唯一推荐名额参见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学习并结业。
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光明日报》、《河南工人报》等报刊杂志,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钓鱼台国宾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中国红十字会等机构收藏。
梁吉超简历
1980年生,河南卢氏人,现居北京,师从王家新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秘书,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剑锋工作室助教,北京新弘文馆副总经理。曾于2000年、2001年举办个人书法展。参与组织策划2010年80后全国优秀书法家作品展、2012年“80榜样”全国80年代优秀书法家提名展。